借助政府部門權利進行財政轉移支付的價值變化并不是生產運營中所得來的,因此不屬于GDP的計算范疇。像公司債券造成的利息是通過生產運營造成的,因此記入GDP;而政府公債的利息是政府機構的財政轉移支付方式,故不算GDP。深層次的講,國債券是地方財政收入四種方法的一種,它是將來需要兌現(xiàn)的一種實際責任,但其還具有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的功效。因此,政府公債利息算進GDP,會讓GDP的結論越來越不精確。以上就是政府公債利息為什么不計入GDP相關內容。
政府公債介紹

政府公債是政府部門根據信用原則發(fā)行的債券。廣義的政府公債指國家對內、外全部應付的負債,如債務、賠償款、保險金等;狹義的政府公債是指國家在為了籌集資產而發(fā)行的公債券及國債券。公債券分成附息票者及不附息票者,附息票債券持有者可按時領利息,不附息票債券只有期滿一次性領取本息。公債券由中央或當地政府發(fā)行,前面一種稱中央債券,后者稱為地方債券。本文主要寫的是政府公債利息為什么不計入GDP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